塑胶跑道在现代田径运动中被广泛使用,其回弹性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。本文将介绍塑胶跑道回弹性的计算方法。
一、塑胶跑道回弹性的定义
塑胶跑道回弹性是指跑道表面在受力后恢复原状的能力。当运动员在塑胶跑道上奔跑时,跑道表面会受到外力的作用,如何快速恢复原状是塑胶跑道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。
二、塑胶跑道回弹性的影响因素
1.材料的选择
塑胶跑道的材料种类繁多,常见的有EPDM、PU、SBR等。不同材料的回弹性不同,因此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其回弹性。
2.厚度
塑胶跑道的厚度会影响其回弹性,一般来说,厚度越大,回弹性越好。
3.施工工艺
塑胶跑道的施工工艺也会影响其回弹性,施工不规范或材料不均匀等因素都会影响其回弹性。
三、塑胶跑道回弹性的计算方法
1.落球法
落球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塑胶跑道回弹性的方法。具体操作方法为:在跑道表面落下一个标准球,然后根据球弹起的高度来计算回弹性。该方法简单易行,但由于球的弹性也会影响测量结果,因此需要在实验时选择标准的球。
2.压缩法
压缩法是一种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。具体操作方法为:在跑道表面施加一个标准压力,然后测量压力消失后跑道表面的高度变化。该方法需要使用专业的测量仪器,操作较为复杂。
四、塑胶跑道回弹性的标准
国际田联规定,塑胶跑道的回弹性应该在35%-50%之间。如果回弹性低于35%,则会影响运动员的奔跑速度和跳跃高度;如果回弹性高于50%,则会增加运动员的运动负担,容易造成运动伤害。
五、结论
塑胶跑道的回弹性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,其影响因素包括材料的选择、厚度和施工工艺等。落球法和压缩法是常用的测量方法,国际田联规定塑胶跑道的回弹性应该在35%-50%之间。在使用和维护塑胶跑道时,需要注意回弹性的测量和维护,以确保其质量和使用效果。开元体育最新网站入口